欢迎来到泸州市中医医院
24小时应诊电话:0830-3103108
预约挂号电话:0830-3192516(接电话时间8:00-11:30,13:30-17:00)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春气之应,养身之道——市中医医院封楠教授谈春季养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2-13 09:42:25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转眼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保养身体要从春天开始。为此,记者走访了市中医医院内科封楠教授。面对记者的疑问,封楠教授从中医角度细谈了春季养生之道……

 春季养生之饮食篇

     市中医医院封楠教授介绍,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包括人体在内的天下万物,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始萌,此时人体内的“肝气”也随之升发而肝气渐旺,故在饮食上应忌发物,诸如胡椒、香菜、虾、竹笋、公鸡等应尽量少吃。在春季里,多食清淡事物,多食果蔬,如山药、莴笋、葱、韭菜、蒜、豌豆、菠菜、芹菜、香椿、油菜、樱桃等。可以吃些低能量、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肉等。多吃些辛温的食物或者多运动发汗,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散热。
    
护肝养颜,少酸增甘。在春天,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此时若多吃酸味食品,会增强肝气的升发而损伤脾胃功能。所以,春季要少吃酸味的食物,多吃些甘味的食物,补脾益气。值得注意的是,春天气温转暖,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一些薯类易发芽,小心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去年的冬天出现了少见的暖冬现象,一方面春天雨水较常年偏少,另一方面地气蒸发较快,开春后人体容易缺水,出现皮肤干燥现象。因此,要经常补充水分,补水以白开水为最佳,切莫青睐饮料,让饮料中的糖分及添加成分“吸收”体内水分。

春季养生之防病篇

    春天到来,天气转暖,病菌也随之迅速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如何预防呢?封楠教授特别提示,春天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个冬季,新陈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容易着凉,要注意保暖;要避免出入人群聚集场所,以免增加细菌感染机会;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加洗手次数。

       此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若有过敏体质的人,一定要忌口,忌服“发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    

 春季养生之保健篇

    春天保健正当时,但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对此,封楠教授特别提醒大家,一是起居要有规律,应早睡早起,不要贪睡,经常到室外散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有利于阳气升发;二是养足精神气,应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春天不需要特别进补,因为体内阳气上升,温补药反而加重身体内热,体质较差的人,一般可选用山药、莲子、薏仁、银耳、核桃、猪肝等平性食物用于食疗,一些易感冒、呼吸道易过敏的人群可以服用黄芪、黄精、白人参等。
  
春节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事实证明,春季多参与室外活动,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如:散步、跑步、登山、做操等。

封楠教授还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以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的“百会穴”就由此而得名。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止头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