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特约记者 马尚宇
目前,泸州市有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有128个乡镇卫生院,100%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有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5个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有3616个村卫生室,3240个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4年中医药服务量44%,且呈上升趋势。
在全市范围内调配使用院内制剂
2007年,泸州市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评选了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编撰了名中医经验集(共1000本)。泸州市共有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人1人,继承人2人,四川省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人8人,继承人28人,经过三年的学习,将于2015年底前接受国家和省级的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结业考核。
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含在建和重点培育)4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含在建)9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含在建)25个。
今年,市卫计委将泸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调配使用列入市政府健康服务业对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出台《泸州市医疗机构院内制剂调配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具有生产院内制剂的5家医院的151个品种中将筛选33个品种进行调配使用,明年拟将全部品种调配使用,让泸州市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在泸州辖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医院广泛使用,充分发挥中药制剂的作用,更多、更好惠及百姓,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为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每个乡镇卫生院打造“中医馆”,做到“六个统一”。即:一是统一科室设置;二是统一人员配备;三是统一组织技术人员中医知识培训;四是统一设备设施;五是统一基本服务内容;六是统一中医药文化建设。
泸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吴智惠(前排左五)率专家团队
赴古蔺开展义诊活动
编印科普资料 提高市民防病养生知识
泸州市中医药局编印《常见慢性病中医预防保健手册》,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常见病的防病知识和健康养生知识的了解,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适宜技术手册》,更好地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目前,泸州市有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有128个乡镇卫生院,100%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有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5个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有3616个村卫生室,3240个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4年中医药服务量 44 %,且呈上升趋势。
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泸州市中医药局积极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将此项工作与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中医药文化知识已普及100%以上的行政村、95%以上的家庭。
中药院内制剂受到患者欢迎
泸州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四川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全民所有制中医医院之一。是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13年1月通过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医院设置有临床、医技科室32个,除麻醉科和口腔科外,都是中医类别科室,除与同类别综合医院一样开展各项现代诊疗技术外,不断探索中医诊疗技术的应用,以期降低医疗技术(特别是化学药品)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医院一贯重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2004年启动重点专科建设,同年,骨伤科建设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随后逐步加大建设力度,到目前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暨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肺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单位。骨伤科系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单位、心脑血管病科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科、肺病科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糖尿病科、结石病科、脾胃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
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医院根据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要求制定了专门的管理措施,并且在重点中医专科实施中医临床路径诊疗工作,对常见疾病实施统一路径管理,不断积累中医药诊疗疾病经验,拓宽中医药诊疗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中医诊疗效果。目前,医院临床使用的中医药诊疗技术超过了60种,常用院内制剂19种。此外,为了方便各类不同患者的需求,医院还对中药饮片进行了剂型调整,除提高了普通饮片的质量外,还引进了小包装和免检颗粒,同时为患者提供24小时中药治疗服务和代煎服务。
中药制剂受到患者欢迎
除了重视对医院重点中医专科的建设以外,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实践名医名科名院战略,泸州市中医医院院领导还大力发展院内制剂。1959年建院之初,泸州市中医医院不断收集名老中医经方和验方从而形成医院最初的院内制剂20种。在投入生产并使用后,这些制剂受到了患者一致好评。按照国家对院内制剂规范管理,上世纪80年代泸州市中医医院20种制剂申请批准文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加强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的申报与审批,泸州市中医医院于2007年对19种院内制剂进行了注册。其中:中药制剂18种,在患者和行业中享有美誉。
在院内制剂中,泸州市中医医院研发的壮筋补骨丸很有特色。该制剂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通络的功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壮筋补骨丸对骨折,伤筋脱位后期及骨质增生、脊柱炎等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欢迎;2014年其销售量达到1.5余万盒;销售饿达到55万余元。壮筋补骨丸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还获得了2013年度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五味黄连液具有消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的功效,用于外科清创;疮痛肿毒,皮肤搔痒;妇科湿热带下,临床使用多年,疗效确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2014年其销售量达到一万七千多盒,销售额达到28万余元。《复方黄连液会阴冲洗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会阴水肿、感染的临床研究》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于2011年通过泸州市科技局成果鉴定。
消肿活血散具有活血行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脱位、伤筋、淤血、积滞;临床使用疗效较好,2014年其销售量达到一万九千多盒,销售额达到近38万元。
二花连翘颗粒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在预防和治疗流感深受患者好评,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和2010年H1N1流行时起到关键的预防作用。
中药特色制剂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是医院竞争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依据传统经典方并根据专家多年临床经验而拟定,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而制备,保证了制剂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泸州市中医医院研发的院内制剂,一方面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另一方面还为专科知名度的提高乃至医院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走“名医、名科、名院”发展之路
泸州市中医医院的中医药知名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凝聚成自己的特色诊疗技术和方药。在此基础上,利用本院的药物研发平台,将之较快研制成特色制剂,促使其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技术成果转化成产品效益,实现“名医”、“名方”、“名药”的协同发展。
2013年11月27日,泸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吴智惠(中间)率医院专家团队到古蔺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活动”
中药制剂是中医名科特色的体现,名科的形成需要特色需要方向,中药制剂是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最佳载体之一。该院骨伤科、结石病科等科室就是依托医院特色制剂赢得了科室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医名院离不开名科、名医,名科、名医的学术特色集中凝练成一批有影响的特色制剂。
2010年,泸州市中医医院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成立了独立的治未病科,逐步探索治未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2014年根据国家卫计委指导意见,医院将治未病科扩大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开展体质辨识和慢病管理工作,配备了8类中医诊疗设备,制定了不同体质的健康指导方案,同时针对就医群体情况,制定了常见慢病中医干预方案,倡导中医药对疾病早期的预防和控制。
此外,医院还根据慢病干预需要自主研发了各类中医药特色浓厚的膏方、香囊、中药浴足、药枕、养生酒、暖冬茶等中医养生产品。2012年起,连续5年举办三伏灸、三九灸活动,已有一万余人进行了预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医院还利用健康管理中心,与20多个乡镇医院和社区建立老年人和儿童健康干预技术指导工作,目前对1004位老年人和138位儿童进行健康指导和慢病干预。
骨伤科
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
国家重大骨伤骨病疾病预防建设中心
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2004年成为省级重点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重大骨伤骨病疾病预防建设中心。骨伤科成立于1959年建院之初,由当时号称“四川三鹏”之一的泸州市首批老中医王兆鹏先生创立。50多年来,医院骨伤科始终秉承王兆鹏先生独有的骨伤治疗方法,对骨伤伤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骨伤一科重点专业技术:四肢创伤、小儿骨科、矫型。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秉承泸州骨伤科手法复位,中西医结合厚重文化,对四肢骨折复位等治疗有独创之处,是骨伤科的重点特色。近年来,骨伤、骨病的综合治疗技术走在泸州骨科界的前沿。在关节内骨折,小儿骨科,修复重建及四肢畸形矫形方面优势明显。
骨伤二科重点专业技术:脊柱、骨盆损伤疾病。科室治疗方向为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骨折,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等。传统中医药优势明显,拥有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针灸,手法推经等中医特色疗法。并一贯坚持现代创伤理念,广泛应用微创技术。如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小针刀,椎间孔镜,臭氧等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势。
骨伤三科重点专业技术:髋、膝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等关节伤病的治疗。以收治髋膝关节疾病和运动医学(关节镜)损伤治疗为主的特色科室。主要是对髋、膝关节疾病如先天性髋关节复位、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粗隆骨折、膝关节周围骨折、髋膝关节炎、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肩踝运动损伤疾病等综合治疗,采用现代先进理念和技术进行股骨头坏死早期控制、髋、膝关节置换、骨折的内外固定等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最快恢复健康。关节镜专科治疗各种关节疾病,如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叉韧带断裂,肩周炎、肩袖损伤、踝关节滑膜炎、关节游离体取出、关节软骨损伤修复重建等。
院内制剂在骨伤科应用广泛。在医院注册的19种院内制剂中,骨伤科制剂就有11种。其中,内服专科制剂,如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复方定痛丸、马钱正骨丸、腰痛晚等;外用制剂如消肿活血散、四黄消肿散,疗效什佳,得到了患者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