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作为人体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结构,而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立体解剖模型,是由椎体、椎弓根、椎板、棘突、关节突等椎体及其附件结构组成。若将这些结构通过一张X线二维图展示出来,部分结构会被重叠,很多问题将被“隐藏”起来,所以就诊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开具不同体位的腰椎X线检查单,如:腰椎正侧位、腰椎斜位、腰椎动力位,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每个体位着重观察什么结构呢?
各个角度的分工与合作
常规的腰椎X线体位包括正位和侧位,特殊情况下会加拍斜位和动力位,每个体位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各体位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多维度地体现腰椎病变的蛛丝马迹。
腰椎正位片看什么?
一看脊柱是否笔直,有无侧弯;
二看椎体形态是否规则,有无骨折、骨质增生、高度减低等;
三看椎间隙是否间距均匀,有无狭窄;
四看两侧附件结构是否对称;
腰椎正位片主要体现腰椎整体的力线、骨骼结构及对称性,是腰椎X线筛查病变的基础体位。
腰椎侧位片看什么?
一看生理曲度,观察正常腰椎生理曲度向前凸是否存在,异常则表现为变直或反弓;
二看椎体形态是否完整,椎体及附件是否有骨折、骨质增生、椎体高度改变(如压缩性骨折);
三看椎间隙是否均匀,若有狭窄,则可推测椎间盘退行性变;
四看序列是否稳定,椎体有无前后错位(失稳或滑脱);
腰椎侧位片是评价腰椎生理曲度、椎间盘高度以及椎体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腰椎正侧位
1. 上关节突;2. 下关节突;3. 椎弓根;4. 横突;5. 椎体;6. 椎弓板;7. 椎间隙;8. 棘突;9. 椎间孔;10. 椎体上终板;11. 椎体下终板;12. 椎突间关节
腰椎斜位片看什么?
如果说腰椎正侧位片是常规检查体位,那么腰椎斜位片就是给腰椎的某个零件一张特写镜头,这个特殊且关键的部位就是椎弓根峡部。
图a和图b 腰椎斜位:狗脖“戴项圈征”,诊断椎体椎弓峡部裂
椎弓根峡部是椎体后部椎弓上最狭窄、最薄弱、但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在常规腰椎X线正侧位上,因腰椎其他结构的重叠显示不清,但是在腰椎斜位上,能够清楚完美地展现出来,若其在斜位片上表现为不连续,则可诊断为椎弓根峡部裂,即腰椎的关键承重部分的骨质断裂,这是导致青少年和运动员腰痛的主要原因。
在腰椎斜位片上,腰椎的附件结构形成了一个经典的“斯科蒂狗”图案,其中“狗脖子”处即代表椎弓根峡部,若“狗脖子”上出现了一条透亮清晰的线,就像给狗戴了一条“项链”,即“戴项圈征”,这是诊断椎弓峡部裂的直接证据。
能屈能伸的腰椎——腰椎动力位
腰椎动力位,也称为过屈过伸位,可以理解为两个极限体位下的侧位片,腰椎动力位通过做最大程度弯腰(过屈)和后仰(过伸)的动作拍摄侧位片,来观察腰椎在极限活动下的表现。如果说腰椎侧位片能静态体现椎体的解剖学结构、序列及生理曲度改变,那么腰椎动力位则是评估腰椎动态功能性的检查。
腰椎过伸位:是指腰部尽可能向后伸展,以双髋关节位支撑点,运动前后骨盆位置无改变。腰椎过伸时,向前的曲度大于生理曲度,上部向后倾斜。
腰椎过屈位:是指腰部尽可能向前弯曲,以双侧髋关节位支撑点,运动前后骨盆位置无改变。腰椎过屈的表现位向前的曲度减小、变直,上部向前倾斜。
当1度及以上的滑脱时才可以在普通腰椎侧位上观察到,而1度以下的滑脱或失稳则在普通侧位片上难以发现,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腰椎动力位进行诊断。
腰椎动力位 左图为过伸位、右图为过屈位
简而言之,X光将三维的人体腰椎压缩成一张二维图像,若只从一个方向拍摄,那么只能看到它的某一面,其它面的关键信息会被重叠或隐藏,若要对其进行三维立体结构评估,需要给它从多个角度多拍几张照片,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精确的诊断依据。
文/医学影像科 黄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