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可以想象一下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辆汽车
红细胞 = 运输卡车
血红蛋白 = 卡车上的货箱
氧气 = 汽油/燃料
贫血,就是您身体里的“运输卡车”(红细胞)数量太少,或者“货箱”(血红蛋白)太小、装不了多少“燃料”(氧气)。结果就是,全身的各个“零件”(器官和组织)都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整个人当然就会没劲、不舒服。
红细胞里都有一个关键的“搬运工”,叫作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特别喜欢和氧气“牵手”,它的工作就是携带氧气。
诊断贫血的关键指标,就是看血红蛋白的数量够不够。
怎么判断自己可能贫血了?(身体的“报警信号”)
当身体“缺燃料”时,会发出这些信号
最常感觉:
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变差。
手脚冰凉。
头发干枯、容易掉。 容易疲劳、没劲儿:走两步路、上个楼梯就心慌气短。
脸色不好:脸色、嘴唇、眼睑(眼皮里面)看起来发白,没有血色。
其他可能的感觉:
头晕、眼花、耳鸣,尤其是蹲下猛地站起来时。
心慌(心跳“砰砰”快)。
指甲变脆、容易裂。
注意: 有这些症状不一定是贫血,但贫血的人常常有这些感觉。
为什么会贫血?(“卡车”出问题的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造车的原料”不够了
1.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占90%以上)
原因:身体缺“铁”。铁是制造“货箱”(血红蛋白)的核心原料。
为什么缺?
丢得多:女性月经过多、痔疮长期出血、消化道出血(可能便黑便)。
吃得少:挑食、节食、素食者容易摄入不足。
需要多: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以及孕妇。
2. 其他类型的贫血(较少见)
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这会影响“卡车”(红细胞)的成熟过程。
失血过多:比如受伤、手术、胃肠道疾病导致的急性或慢性出血。
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工厂”(骨髓)本身出了问题,造不出“卡车”。
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是“卡车”本身质量不好,容易被破坏。
怀疑贫血,该怎么办?
1. 去看医生: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自己乱补。
2. 做个血常规检查:这是诊断贫血最基本、最准确的检查。医生主要看 血红蛋白(Hb或HGB) 这个指标,如果低于正常值,就是贫血了。
3. 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比如查查血清铁、叶酸等,看看是缺哪种原料。
如何改善和预防?(给身体“加油”)
针对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方法是“开源节流”:
吃对东西——“食补”
多吃“富含铁”的食物:
红肉:猪肉、牛肉、羊肉(效果最好)。
动物肝脏、动物血:如猪肝、鸭血(“铁”库,但不宜频繁大量吃)。
其他:蛋黄、木耳、紫菜、菠菜。
小窍门:补铁的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青椒、番茄),可以大大促进铁的吸收。比如,吃完饭后吃个水果就很好。
必要时“药补”
如果贫血比较严重,光靠食补太慢,医生会开口服的铁剂。
切记:一定要遵医嘱服用,不要自己乱买。补铁期间大便会变黑,这是正常现象。
治疗根本原因
如果是月经过多,要看妇科;如果是痔疮出血,要看肛肠科。不堵住“出血点”,吃再多补品也像往漏的桶里倒水。
重要提醒(划重点!)
1. 红糖水、红枣不治贫血! 它们含铁量其实很低,补血效果微乎其微,主要是心理安慰和补充糖分。
2. 贫血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 找到导致贫血的根本原因非常重要。比如,一个中年男性突然贫血,一定要警惕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3. 不要自行乱补铁! 如果不是缺铁性贫血,补铁是无效的,甚至有害。过量补铁也会中毒。
贫血=身体里运氧气的“卡车”少了或“货箱”小了。
感觉=累、白、晕、心慌。
最常见原因=缺铁。
怎么办=看医生查血,明确原因。
怎么补=多吃红肉、肝脏,配合维生素C,严重时遵医嘱吃药。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帮助!记住,健康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永远是最可靠的选择。
文/肾病、血液病科 汪春燕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