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泸州市中医医院
24小时应诊电话:0830-3103108
预约挂号电话:0830-3192516(接电话时间8:00-11:30,13:30-17:00)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皮肤容易或频繁出现淤青,割伤后不容易止血?可能是血小板减少
来源:泸州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4-11-22 10:15:41


 

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人们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等的改变,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已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血小板减少症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含容易或频繁出现淤青(紫癜)皮下表浅出血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皮疹状红紫色斑点(通常出现在小腿)割伤后不容易止血牙龈或鼻子出血尿液含血或便血月经量异常多等,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综合诸多研究资料和临床验证,已知引起血小板减少主要有以下个方面的因素:

一、血小板来源减少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小板自身生成不足或数量减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遗传性:各种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性血液病,如先天性再障Fanconi贫血、先天性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May-Hegglin异常等

2)获得性: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包括各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化疗药物,辐射,巨核细胞再生障碍,病毒感染,影响血小板生成的物质(如酒精等),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血小板破坏增加:有些情况会使身体消耗或破坏血小板的速度快于其生成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1非免疫因素引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蛇咬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烧伤等

2免疫因素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感染,周期性血小板减少,输血后血小板减少许多常见药物(如肝素、解热镇痛药、某些抗生素、降糖药、精神性药物、速尿、心脏类用药等)通过免疫机制,导致人体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最终血小板遭到过多的破坏。

三、其他原因

1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脏内的吞噬细胞具有清除衰老血小板的功能,当脾功能亢进的时候,就会连正常血小板也一并吞噬,引起血小板减少;此外,低温可使血小板的聚集、粘附和释放功能降低,抑制血小板凝血级联反应,降低血小板因子及凝血物质活性,最终导致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丢失出血、体外灌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是一种非生理性灌注,不仅会使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破坏血小板的形态,还可导致血小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引起血小板激活及聚集功能的严重损伤血透患者一般多采用肝素进行体外抗凝治疗,肝素会引起血小板降低,因此透析病人易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

四、血小板假性减少:此类减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量减少,而是因为某种技术/检测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假性降低,如不能将此类情况准确识别,将会给临床治疗一个错误的辅助信息。

1技术原因(如采血不规范等)导致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临床护士或检验科采血人员在采集患者血液标本的过程中,由于某些患者血管较细充盈不好,或者采血人员技术不成熟导致穿刺不顺利或者采血后未及时颠倒混匀标本从而引起血液未与抗凝剂充分发生反应,造成人为的血小板聚集或者肉眼难以判断的细小凝块。目前血球仪检测血小板多采用的是电阻抗方法原理,根据细胞的大小来对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大于或者小于这个体积范围的血小板都不会被计算在内因此血小板体积过小、过大或者有聚集都会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减少,过大的血小板甚至会被列入红细胞计数范围。

2近年来发现有诸多对EDTA(乙二胺四乙酸血常规检测常用也是首选的抗凝剂)依赖性的血小板聚集病例,与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小板聚集鉴别要点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小板聚集往往是分布不均的,而对EDTA产生依赖性的血小板聚集,则在显微镜下一般可见均匀分布,且聚集多不及前者明显。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措施第一种方法是让患者到检验科进行采血,快速将患者血液注入未添加任何抗凝剂的采集管中,并立即上机检测,但此种方法由于对采血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失败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患者同时采集EDTA抗凝管和枸橼酸钠抗凝管外周血,尽快送检验科检测,用枸橼酸钠抗凝管所测的血小板结果替换EDTA抗凝管所测的血小板及相关检测结果(白细胞和红细胞系统结果仍然EDTA抗凝管结果),此结果即为最接近真实值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一名医学检验师,在遇到血小板计数异常/减少的病例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出具一份准确高效的检验报告。

    

  作者:检验科  王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