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百花初绽;
倒流河畔,杏林春暖。
泸州市中医医院城南院区
开诊两周年啦
2022年3月21日,承载着城南、纳溪百姓殷切期望,泸州市中医医院落户纳溪长湿新城,成为纳溪区内首家三甲医院。
两年以来
市中医院大山坪院区、城南院区
“一院两区”协同高质量发展
从学科发展、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到患者口碑
都有哪些新变化
成绩斐然,从B+升A
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在全国三级中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85位,在全省地市级三级公立中医院中排名第1位,泸州市中医医院首次实现从B+到A的飞跃。
学科更牛,技术更强
两年来,医院致力于为一方百姓提供更完善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完善学科布局。
外科领域各专科进一步细分,原外一、外二科细分为神经心胸烧伤外科、泌尿外科、胃肠/肛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专业发展更“细”、更“专”、更“精”。
两年来,新增妇产科、临床护理等6个重点专科(含在建和培育单位),现国家、省和市级重点专科已达17个。
各专业稳步发展,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开展的不少复杂疑难手术,获得业内外广泛关注。
2023年底,一段引发网友“震惊”,被称之为“创造奇迹”的断肢再植术火上热搜。原来,这是由市中医院骨伤一科联合手麻科、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团队,将一例左腕部及左前臂完全性离断成三截的手杆接好了。
两年来,各专业不断突破创新,不断提升技术和业务能力,仅2023年全院各专业共开展新技术43项: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内镜下腕管综合症松解术、微针针刺(腕踝针)、运动处方新技术;经腹腔镜腹直肌分离腹壁重建无张力修补术;经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经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巨大支气管动脉瘤栓塞术、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覆膜金属自膨胀尿路支架置入术;无导线心脏起搏器(Micra VR_Micra AV)植入术;专用X线机复杂模拟定位、三维适型放射治疗(3D-CRT)、适型调强放射治疗(IMRT);
……
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都是为了不断地找到更适宜、安全、快捷、有效的治疗手段,造福患者。
内培名医,外引强援
医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各专业领域技术水平过硬的专家,为本地百姓提供更专业的甚至一流的医疗技术服务,“内培”和“外引”双管齐下。
一方面抓实医院人才培育,着力打造自身名医名家。
近两年,医院新晋近50名高级职称专家;主任中医师侯平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建设;主任中医师刘刚入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脑病科医生余宁生、刘松入选继承人;骨伤三科主任中医师李彬被评为第六批四川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金玉峰评为泸州市名中医;“大美医者”“酒城英才医卫之星”……等各类人才荣誉纷至沓来。
近两年内,医院派出进修医护人员共计72人,目的地皆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
为了纳溪百姓能够更好、更便捷地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各类高级专家、各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均同时在大山坪和城南两院区坐诊,保证两院区同质化诊疗服务。
另一方面,医院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与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名院合作,积极引进各专业领域一流专家,不断提升医院诊疗水平,服务本地百姓。
2023年5月开始,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钟森和涂翔博士,每月一次在医院城南院区坐诊,解除许多患者困绕多年的健康问题;
2023年5月,华西神经外科李进教授、刘浩教授受聘为医院神经外科特聘专家。当月,为家住龙马潭的邓婆婆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复查效果良好。
2023年6月,在华西专家刘雪松教授的协助下,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镜下切除颅底肿瘤术,先后成功为罗女士、肖女士、唐女士治疗了脑内顽疾。2024年1月,华西李进教授与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合作,为江阳区邻玉街道杨女士切除紧贴脑干的小脑肿瘤,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顺利出院。
2023年7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涉及内分泌科、肿瘤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等专业50余位专家、博士“组团”来泸,与市中医院联合开展大型义诊、学术讲座、查房指导等活动。
2024年3月,特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波教授为泸州市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外科首席专家。
……医院将致力于引进更多专业的国内外一流专家为本地百姓健康服务。
管理更精,服务更细
近年来,医院以患者就医细节感受为抓手,深挖槽点、解决堵点,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增强群众就医体验感。
为了让患者省钱、省心,医院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72小时内有效)举措。
为解决群众工作、学习和看诊时间的冲突,医院陆续推出周末科室主任门诊,耳鼻喉科、甲状腺、乳腺、血管、疮疡外科夜间门诊,24小时急诊通乳门诊等服务,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在不同时间看病的需求。
为了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待,医院先后在城南院区和大山坪院区打通中西药房“壁垒”,开启“一个院区只有一个药房、患者只跑一个窗口、只排一次队伍”模式。
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医院推出爱心门诊陪诊陪检服务。
医院还引进成都大运会“黑科技”之一的立式心电图机,放置于医院城南院区门诊部二楼心血管内科诊室旁免费使用,只需三步、30秒就能轻松监测出是否有房颤风险。
近日,泸州市中医医院荣获2023年度泸州市就医体验感“五心医院”,这是对医院优质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医院不断改进完善,为百姓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动力。
德术并举,患者盛赞
医院有“温度”,患者有“医”靠。多年来,市中医院人始终坚持“仁心仁术,精诚为医”的办院宗旨,医护人员良心行医、德术并举,患者的鲜花、锦旗、感谢信、书画、诗歌、甚至手工鞋垫……各种推拒不成的谢意纷至沓来
每一份诚挚、纯朴的谢意,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认可和最高的褒奖,也将会激励和鼓舞我们不忘“志愿献身医学”的初衷,传承弘扬“大医精诚”的精神, 继续践行“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
篇幅有限,两年的成效,我们的总结还不全面,医院的医疗技术还在不断精进,服务还在不断完善……我们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为百姓提供更高、更精、更完善的医疗服务。
(文/图 林正宇 赖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