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进一步落实该主题,泸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李玉梅主任、张华主任携科室医务人员在泸州市中医医院城南院区举行义诊活动。
活动时间:2023.3.24,上午09:00-11:00
活动地点:泸州市中医医院城南院区门诊部
活动内容:呼吸内科专家义诊,现场免费医学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免费领取健康科普资料等。
科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结核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累及肺部即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可疑症状是咳嗽、咳痰大于2周、咯血或者血痰,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其他常见症状。
得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使用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经过6~9个月治疗疗程,坚持规则治疗,绝大部分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三、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经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大量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排放至空气中,人体一旦吸入,就有可能被传染。另外,肺结核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随风扬起,导致含有结核杆菌的尘埃悬浮于空气中,人体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
一般说来,被结核杆菌感染并不一定会患上结核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结核杆菌才引起发病。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可以感染10~15个健康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发展为结核病患者的机会约为10%左右。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结核?
1、接种疫苗。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研究显示,成年后再重新种卡介苗,并不能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及结核发病。
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咳嗽、打喷嚏应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五、不规则治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接受督导医生的劝告,出现了不规则服药、依从性差、症状好转自行停药等情况,这些都是导致耐药甚至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高危因素。
一旦发展为耐药肺结核,其诊断时间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且治疗时间长达两年以上,联合用药数量增加,加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坚持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患者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马仕容 赵亮